信息來源:admin 時間:2021-11-05 瀏覽: 3246次
10月13日,《生物多樣性公約》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(COP15)新聞發(fā)布會召開,介紹高級別會議成果。
本次高級別會議包括了領導人峰會、部長級全體會議和部長級圓桌會,9位國家政要和聯(lián)合國秘書長出席了領導人峰會,119個締約方、26個國際機構(gòu)和組織共計125位部長級代表和24位駐華大使出席了會議。
會議圍繞COP15“生態(tài)文明: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”主題開展高層政治對話,提高認識,謀求共識,展示政治意愿,完善治理舉措,增強國際責任,提振了全球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政治決心,凝聚了全球生物多樣性治理的合力,為“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”的制定和磋商提供了政治保障,達到了推動全球生物多樣性治理進程的目的。
會議形成3個重要成果:一是為全球生物多樣性治理提供了高級別政治推動力。多國領導人和國際組織負責人呼吁,各國要團結(jié)一致,采取務實行動,加強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和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治理。二是發(fā)布了“昆明宣言”。宣言承諾,確保制定、通過和實施一個有效的“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”,以扭轉(zhuǎn)當前生物多樣性喪失趨勢并確保最遲在2030年使生物多樣性走上恢復之路,進而全面實現(xiàn)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2050年愿景。各國政府繼續(xù)合作推動將保護和可持續(xù)利用生物多樣性納入或“主流化”到?jīng)Q策之中;加強和建立有效的保護地體系;積極完善全球環(huán)境法律框架;增加為發(fā)展中國家提供實施“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”所需的資金、技術和能力建設支持等。三是宣布了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新舉措。中國將出資15億元人民幣設立昆明生物多樣性基金,正式設立第一批國家公園,構(gòu)建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,建立國家植物園體系,為實現(xiàn)碳達峰、碳中和目標,實施“1+N”政策體系等一系列重大舉措。
